法國被稱為時尚之都,是喜愛藝術之人心中的圣地。
在巴黎,各種時裝展層見迭出,展示著從中世紀以來的服飾如何隨著歷史潮流而變化。今天,小西就帶領大家從法國女性十八世紀的服飾變化中感受時尚迭代。
十八世紀前期,女子服飾的整體輪廓著力突出女性的修長身材。那時候出現(xiàn)了一種不同以往服裝造型:通過在裙子后擺增加鯨須支撐,從后腰處向外隆起形成五六個褶皺,褶皺順著裙擺往下變寬,十分凸顯腰部和背部的曲線。
后來這種設計漸漸演變成裙側(cè)膨脹,創(chuàng)造一種裙撐的效果,慢慢地便由真的裙撐支撐。服飾的搭配也開始偏向于協(xié)調(diào)美感,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富麗堂皇。
女子將裙撐穿在裙子內(nèi),由鯨須、藤條、輕質(zhì)木材圍成環(huán)箍,用緞帶綁在一起形成一個雞籠的形狀。
如此限制行動的裙子也限制了女性的自由。
由于這種裙子非常不利于日常生活,參加各種宴會和舞會。甚至連行走都十分困難。于是,在蓬皮杜夫人的倡導推動下,清麗柔美的洛可可風格裙子誕生了。
十八世紀中后期,洛可可風格的裝束被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·安托瓦內(nèi)特發(fā)揚。
在此期間,洛可可裙子風格經(jīng)歷了三個時期。
① 極盡奢華的風格和碩大的發(fā)髻(裙撐寬度在四到五米);
② 返璞歸真,簡單發(fā)型,只穿襯裙;
③ 帶有英美風的禮服,偏向男性化的禮服風格,且流行各種風格的頭飾禮帽。
1789年,
女性的服飾普遍材質(zhì)由絲綢變成了印花布。
服飾的材質(zhì)很好的表明人們在法國大革命的立場。
1794年,
羅伯斯比爾倒臺,女性的服飾比原先更加奢華。
十八世紀末期的督政府執(zhí)政時期,女性們開始喜好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衣著風格。那時鯨須裙撐裙依舊流行,但女性們偏好于穿著舒適的緊身長袍和以白色為主的寬松斗篷。
責任編輯:版權所有:http://www.xpob.cn 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本文關鍵詞:杭州小語種培訓 杭州德語培訓 杭州法語培訓 杭州日語培訓 杭州西班牙語培訓 杭州韓語培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