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法國,
你的腦海里會浮現(xiàn)出什么呢?
貝雷帽、雪鐵龍2CV、奶酪、紅酒與玫瑰?
正如大家所想的一樣,
這些東西成了法國的象征。
除此之外,不知道各位法語寶子們
是否聽過這樣一句俗語呢?
“Long comme un jour sans pain.”
“沒有面包的日子漫長難熬。”
法國人常用它來形容度日如年似的難熬時光。
而在眾多的面包中,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法棍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法國人每年要消耗掉100億根法棍,
相當于每秒320根,是名副其實的面包之王。
從1994年開始,法國每年都會舉辦
非常嚴格的最佳法棍評比大賽。
對于參賽法棍的長度、重量,
都要進行逐一鑒定,
用望聞問切來形容都不夸張。
贏得比賽的法棍,將成為皇家貢品,
總統(tǒng)這一年的法棍就非它莫屬了。
據(jù)法國媒體報道,2021年3 月 26 日,
法國文化部申請將法棍
列入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,
和卡蒙貝爾奶酪(Camembert)、貝雷帽一樣,
成為法國生活的象征。
此舉獲得了總統(tǒng)馬克龍和民眾們的力挺,
結果預計將在 2022年年底公布結果。
法棍的法文叫Baguette,原意是長條形的寶石,
可以看出,法國人愛慘了這根棍子面包!
還有人用這樣一句話形容法棍在他們心里的位置:
“法國人不是在買法棍,就是在去買法棍的路上。”
眾所周知,法國擁有各式各樣著名的甜品,
為何卻對法棍情有獨鐘呢?
亂世之中,應運而生
法國大革命時期,面包和小麥的價格瘋漲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為了實現(xiàn)面包的平均分配,政府便出臺了一條法令,規(guī)定面包師要制作規(guī)格相同的面包。于是,法棍就在亂世中應運而生。
此時的法棍和其它傳統(tǒng)面包一樣是圓形的,主要的原材料也和其它面包相差無幾,基本都是以面粉、水、鹽和酵母混合成面團,劃上幾道再進行烘烤。
到了19世紀,從奧地利傳來了新型的面包烘烤機器,大大影響了法國的面包烘焙技藝,法棍的口感也大大提升。
再后來,隨著工人運動的興起,為了勞工權益,法國政府規(guī)定面包師不得在凌晨4點之前工作。
然而,傳統(tǒng)的圓形面包制作需要很長的時間,無法滿足這項規(guī)定。
于是,面包師靈機一動,決定把面團拉長進行烘烤,可以縮短發(fā)酵和烘烤時間,由此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法棍。
這時的法棍,配方同樣只有面粉、水、鹽和酵母四種基本原料,一般不加糖,不加油,不含防腐劑,非常
在形狀和重量上都有傳統(tǒng)的要求,每條長76cm,重250g,斜切必須要有5道裂口。
可能有人就有疑問了,一個樸素到不能再樸素的面包,怎么就能贏得法國人的芳心呢?
和眾多吃貨一樣,能打動法國人,靠的當然是各式各樣的吃法,頂呱呱的好味道啦。
多種吃法,盡享美味
① 新鮮出爐,麥香原味
剛烤制出的法棍十分酥脆,咬下去都可以聽到面包吱吱的脆響。
嚼起來則十分具有韌性,而且越嚼越香,真可謂是讓人愛上食物最原始的味道。
新鮮的法棍,除了直接品嘗,當然還有更多美味的食用方法。
② 果醬法棍
自制的果醬健康味美,不僅可以搭配軟綿的吐司,口感堅硬的法棍也同樣適合。
③ 黃油法棍
越是質(zhì)量上乘的黃油,熔點越低,就越容易化開。當熱熱的黃油涂抹在法棍表面上,最是讓人欲罷不能。
④ 沙拉法棍
沙拉在很多餐廳作為前菜,里面的主要用料是芝士,其他配菜可自行選擇。
秉承“熟了就好,不糊就行”的原則,我們可以用很多喜歡的食材做出美味的食物攤在上面。
⑤ 法棍三明治
將烤好的法棍,從中間縱向刨開,依次放上自己喜歡的食材:生菜、火腿、沙拉醬、番茄等等~
不同于普通面包做的三明治,法棍內(nèi)外柔韌,分外有嚼勁。
⑥蒜香法棍
用細膩的蒜蓉和兩倍蒜量的黃油,再稍加一點點鹽分,攪拌均勻。
輕輕涂抹在切好的法棍上,烤3分鐘,簡直是人間美味。
⑦法式奶香片
法棍切成1.5cm薄片,黃油軟化,加入淡奶油,雞蛋,蜂蜜,部分煉乳攪拌均勻,并將其均勻刷在面包片兩面。
烤箱預熱180度;烤十分鐘,翻面再烤5-10分鐘,等
⑧法棍披薩
從中間刨開的法棍上鋪滿了番茄、培根、玉米粒和芝士。做法類似披薩,但比披薩容易的是面餅是現(xiàn)成的,因為有空隙而更加容易入味。
⑨法棍濃湯
把法棍掰成塊,和著濃湯或者意大利面醬汁。由于法棍本身所具有的韌度和硬度,不易吸收湯汁,所以每次粘的汁水剛剛好,可以說與泡饃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⑩ 芝士法片
將法棍切成薄片狀,放上一片芝士,配上魚子醬,和著紅酒,像吃零食一樣,待閑暇時慢慢品味。
總之法棍的吃法超級多,每一種吃法都有其獨特的味道。
對于法國人而言,法棍吃的是一種情懷,是對精湛
法國總統(tǒng)馬克龍曾表示,看到超市里那些流水線生產(chǎn)的法棍,他感到非常生氣。他認為每一根法棍都應該是堅持純手工制作,符合行業(yè)規(guī)范和標準的傳統(tǒng)優(yōu)質(zhì)法棍。
毫無疑問,法棍在法國人的生活中,
已經(jīng)是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抱著裝有法棍、新鮮水果蔬菜的紙袋,
在人行道上漫步的場景,
這是許多人對法棍的第一印象。
而彌漫著濃濃麥香的手工法棍烘焙店,
也逐漸成為法國的名片,走向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