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古拉斯:
傳說與演變,圣誕精神的源頭
經(jīng)典圣誕老人形象
當提及圣誕老人,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浮現(xiàn)的是一位身穿紅袍、留著濃密胡須的老爺爺形象,也習慣于將他與英美文化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然而有趣的是,我們目前熟知的圣誕老人形象出現(xiàn)在1931年,是由可口可樂公司請了設(shè)計師重新塑造后的形象:他又高又胖,臉上永遠洋溢著微笑,最重要的是,他穿的那件棉襖永遠是和可口可樂一樣的紅色。
圣誕老人這一形象最初源自圣尼古拉斯(Saint Nicholas),被廣泛認為是圣誕老人的原型,他的形象根植于多個國家的文化傳統(tǒng)中。作為一個歷史上備受尊崇的人物,圣尼古拉斯被視為慈善與仁愛的象征,他的傳奇故事成為了形塑圣誕老人形象的基石。
圣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
圣尼古拉斯在三世紀出生于小亞細亞(今土耳其境內(nèi))的海邊小鎮(zhèn)帕塔拉(Patara),生活在一個非常富裕的基督徒家庭,他的父母死于一場瘟疫,在繼承了家族財富后,他決定聽從基督的激進呼吁,把財產(chǎn)施舍給窮人。因此,他以對貧困者的慷慨、對兒童的愛以及對海員和船只的關(guān)心而聞名。
在公元325年羅馬皇帝戴克里先(Emperor Diocletian)的迫害之下,圣尼古拉斯被流放并被監(jiān)禁。在獲釋后,他參加了尼西亞公會議(Council of Nicaea),據(jù)說在那里他失去耐心,并掌摑了異端者的臉。圣尼古拉斯于公元343年12月6日在米拉(Myra)去世,并被葬在他的大教堂里。有關(guān)他慷慨的傳說漸漸傳開,在中世紀他成為歐洲最受歡迎和神奇的圣人之一。人們尊崇他為圣人,將他逝世的那一天定為“圣尼古拉節(jié)”。這個節(jié)日在荷蘭、比利時、德國、瑞士、法國、希臘等國家廣為流傳,尤其是荷蘭和比利時慶祝活動最為盛大。
圣尼古拉斯之所以傳播得如此廣泛,其中一個原因是船員們把他視為守護神。在一次航海中,幾位水手陷入了危險境地,情急之下,他們呼喚圣尼古拉的名字,期望得到他的庇護。他們誠摯的祈求獲得了回應(yīng),一位擁有神奇力量的人出現(xiàn)并解救了他們。而后,這位超凡存在消失得無影無蹤。當這幾位水手前往邁拉教堂祈禱時,他們辨認出救了他們的是圣尼古拉主教。另外,在311年至312年間,當一艘裝載小麥的船停泊在港口時,圣尼古拉要求水手們卸下一部分小麥來救濟被饑荒困擾的貧困者。水手們起初不肯,因為這批貨物是要運送給拜占庭王室的。圣尼古拉向他們保證不會有損失,最終水手們答應(yīng)了。盡管卸下了大量小麥,但當船只抵達都城時,貨物的重量卻沒有減少。
因為這些奇跡,圣尼古拉成為了水手和旅行者的守護神。哥倫布在他的第一次航行中,于1492年12月6日,即圣尼古拉斯的慶日,為海地的一個港口命名為圣尼古拉斯,而在美國佛羅里達州,現(xiàn)在名為杰克遜維爾的城鎮(zhèn)(Jacksonville)最初被西班牙探險家稱為圣尼古拉斯渡口(St. Nicholas Ferry)。
在如今的荷蘭和比利時(弗拉芒語區(qū)),圣尼古拉斯節(jié)(Sinterklaas)是一年中備受期待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這個節(jié)日通常于12月5日或6日慶祝,盡管有些許不同,但兩國慶祝方式相似。這一晚被稱為包裹之夜(pakjesavond),孩子們會在壁爐旁邊放上鞋子或長筒襪,期待著圣尼古拉送來禮物。這些鞋子或襪子上會別上寫給圣尼古拉的信,還會夾帶著胡蘿卜和干草。
筆者在留學期間,還見到過由學生扮演的圣尼古拉斯,在12月5日當天來到自習室給仍在復習的學生分發(fā)糖果,并許諾只要戴好口罩,圣尼古拉斯就在校長面前美言幾句(比利時人有一種干巴巴的幽默感)。
在這個節(jié)日當天,圣尼古拉斯會通常騎著一匹白色的馬,并帶著他的黑臉助手“Black Pete”(在荷蘭稱為“Zwarte Piet”)在街上舉辦慶?;顒印Jツ峁爬纫晃话H肀葋喣泻?,他是個奴隸,身世卑微但性格開朗,常常笑容滿面。圣尼古拉將這個男孩帶在身邊,他成為了受到孩子們歡迎的快樂使者。因為這個男孩手持清掃煙囪的工具,且常爬煙囪送禮物,臉上被爐火的煙灰熏得烏黑,因此得名黑彼得。
責任編輯:版權(quán)所有:http://www.xpob.cn 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本文關(guān)鍵詞:杭州小語種培訓 杭州德語培訓 杭州法語培訓 杭州日語培訓 杭州西班牙語培訓 杭州韓語培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