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漢語里有不少詞語是從外語單詞中音譯而來的,例如英語中的沙發(fā)(sofa)、芭蕾舞(ballet)、吉普車(jeep)和模特(model)等,德語中用上海話發(fā)音的同濟(Deutsch)、時髦(smart)、海洛因(Heroin)和嗝屁(krepieren)等。
當然,英語中也有很多源自于漢語發(fā)音的詞匯,例如tuhao(土豪)、gelivable(給力)、chao mein(炒面)等,那么德語詞匯中有沒有從中國詞語中音譯過來的呢?一起來看看那德語中的中國元素吧!
KungFu 功夫
好萊塢電影“功夫熊貓”大獲成功后,中國“功夫”聞名世界。很多國家都有相近的音譯詞,德語也不例外。在德語中,“功夫”的表達“Kampfkunst”,也可以直接用“Kungfu”,大部分德國人都能聽懂,之前還有一個笑話,外國人以為中國人人都會功夫。
類似的還有大家熟知的“太極拳”,在德語中可以說“die Taiji-Faust”或“die Taichi-Faust”,其中,“die Faust”在德語中是“拳”的意思。還有中國的“氣功”在德國也有不少粉絲,氣功的德語可以直接說“Qigong”。
Feng Shui 風水
風水的德語表達就是漢語拼音,“風水”在德國坐擁不少粉絲,有些講究人會請“大師”幫忙設計店面、布置家里等,并且還可以報名上風水課。
Yin Yang 陰陽
陰陽是一個簡樸而博大的中國古代哲學。陰陽哲理自身具有三個特點:統(tǒng)一、對立和互化。跟風水一樣,德語也直接使用陰陽的拼音“Yin-Yang”。
Tao 道
Kotau 磕頭
“Kotau”在德文里除了用來形容磕頭這一動作,引伸義還包括向他人、他國屈服。
Mahjong 麻將
德國棋牌游戲愛好者數(shù)量不少,特別是有中國朋友的德國圈子里,愛打麻將的可不少,“三缺一”的情況是否常見不好說,但“Mahjong”麻將這個詞已被納入德語。
Taifun 臺風
德國氣象信息里涉及到亞太國家和地區(qū)的臺風氣候時,就會直接用Taifun一詞。
Wok 鍋
在德國,亞洲風味菜肴的特色之一,就是用圓底炒鍋烹制的,這種鍋德語里叫做“Wok”,就是“鍋”的諧音啦。
Tofu 豆腐
很多德國人吃素,于是豆腐也成了受歡迎的肉奶制品替代品。很多超市都有德式豆腐賣,豆腐的市場有多大就不用多說啦。
Goji 枸杞
有沒有發(fā)現(xiàn)有機超市里枸杞制品越來越多啦?從護膚品到食品,中國“Goji”成了德國很常見的原料,粉絲也越來越多了。
Dim Sum 點心
德國很多中餐館菜單里里會有“Dim Sum”一欄,主要指廣式點心,“Dim Sum”的發(fā)音是粵語音譯過來的。
Wantan 云吞
餛飩在兩廣地區(qū)被稱為云吞,因為粵語中餛飩的發(fā)音類似于云吞。
Litschi 荔枝
德國很多飲料都有Litschi口味,有時超市還能買到新鮮荔枝哦。
Maoismus 毛澤東主義
這是政治色彩很強的一個詞,衍生詞還有“Maoist”,意味毛澤東主義者,信仰毛澤東主義的人。
了解了這些熟悉又有趣的詞,大家對于德語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呢?除了上述這些詞匯,你還知道哪些德語詞匯是來源于中文的呢?期待小伙伴們自己去探索和發(fā)現(xiàn),歡迎大家留言分享!
責任編輯:版權所有:http://www.xpob.cn 轉載請注明出處本文關鍵詞:杭州小語種培訓 杭州德語培訓 杭州法語培訓 杭州日語培訓 杭州西班牙語培訓 杭州韓語培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