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已經進入倒計時,對于中國來說,今年同樣是不平凡的一年,發(fā)生了很多事,也產生了很多熱詞。不止中國,我們的鄰國日本也同樣產生了許多熱詞。一起來看看中、日兩國2021年的十大熱詞吧!
中國?
01
覺醒年代【覚醒年代】
《覺醒年代》是一部 2021 年中國內地熱播紅劇,首次以電視劇的形式回溯中國共產黨的孕育和創(chuàng)立過程,讓廣大年輕人對那個時代的有志之士有了更多的了解。同時也被選為中國高考語文科目的作文題目。
02
碳達峰(二酸化炭素<CO2>排出量ピークアウト)、
碳中和(カーボンニュートラル)
“碳達峰”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,達到峰值之后開始下降;“碳中和”指企業(yè)、團體或個人通過植樹造林、節(jié)能減排等形式,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,實現二氧化碳“零排放”。碳達峰”、“碳中和”倡導綠色、環(huán)保、低碳的生活方式,推動資源循環(huán)利用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,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。
03
雙減【ダブル負擔軽減】
雙減指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(yè)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。其目標是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,作業(yè)布置更加科學合理,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,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,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(guī)范。
04
破防【ガードオファ】
破防指的是破除防御的簡稱。原指在游戲中突破了對方的防御,使對方失去防御能力。現指因遇到一些事或看到一些信息后情感上受到很大沖擊,內心深處被觸動,心理防線被突破。例如:孟晚舟回國,網友破防了。
05
社交牛X癥【コミュ強、コミュ力お化け】
簡稱“社牛”,社交牛x癥的本意是在公共場合不在乎別人的眼光,沒有社交包袱,放飛自我的行為或狀態(tài)。后來逐漸發(fā)展成一個與“社恐”相反的概念,形容在社交方面不膽怯,不懼怕他人眼光的社交狀態(tài)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機構聯合對4000多名18-35歲年輕人進行調研,發(fā)現40.2%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懼癥。其中,有52.7%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,55.6%的人對自身條件不夠自信。所以社牛就像是在這一片社恐的海洋突然炸出了浪花,一下子就爆火了起來。
06
野性消費 (ワイルドな消費)
“野性”指不馴順的性情,“野性消費”即不受約束的消費。然而,率性的語言表達,彰顯的是愛心行動。這種釋放“愛”意的“野性消費”有其現實基礎:一是感情基礎,良心企業(yè)確實是不求回報做慈善,才贏得了廣大網友愛心回饋;二是品質基礎,如今國貨品質全面提升,國潮品牌物美價廉,才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放心消費。
07
躺平【寢そべり現象】
指無論對方做出什么反應,你內心都毫無波瀾,對此不會有任何反應或者反抗,表示順從心理。另外在部分語境中表示為:癱倒在地,不再雞血沸騰、渴求成功了。“躺平”更像是年輕人的一種解壓和調整方式,是改變不了環(huán)境便改變心態(tài)的自我解脫。短暫“躺平”是為了積聚能量,更好地重新出發(fā)。
08
內卷【インボリューション】
內卷指非理性內部競爭,或是“被自愿”競爭,個人努力遭受通貨膨脹。中國年輕人面臨成長壓力,在高度競爭中,許多人認為成功比成長重要,同伴彼此PK,家長暗中較勁,培訓班鄙視鏈、學區(qū)房排位賽等教育軍備競賽萬眾參與。“內卷”也許是你我工作和生活的真實場景中使用和聽到的頻次最多的熱詞。
09
我看不懂、但我大受震撼
【よく分からないけど、ショックを受けた】
源自導演李安在紀錄片《打擾伯格曼》(2013)里評價一部影視作品的話?,F多用于表示自己對某件事情的不解、震驚。
10
強國有我【強國建設には私がいる】
源自建黨百年天安門廣場慶典上青年學子的莊嚴宣誓。“請黨放心,強國有我”是青年一代對黨和人民許下的莊重誓言,彰顯著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志氣、骨氣、底氣。
日本?
01
真實二刀流/好戲登場
【リアル二刀流/ショータイム】
隸屬洛杉磯天使隊的日籍選手大谷翔平擅投擅“二刀流”,而且即便經過二次大手術,依然保持對棒球的熱情,可愛又俏皮的笑容也擄獲大批粉絲。2021年精彩成績,單季46支全壘打,再加上9勝的驚人實力,讓他不僅以全票通過拿下美聯最有價值球員獎(MVP),更加碼主席歷史成就獎和銀棒獎。
02
煩死了【うっせぇわ】
源自人氣歌手Ado的歌曲《うっせぇわ》,原是不良青少年使用的詞匯,但優(yōu)等生卻通過歌詞,大聲唱出對戴好口罩、消毒、禁酒等社會規(guī)范的厭惡!
03
父母扭蛋【親ガチャ】
俗話說小孩是不能選擇父母出生,就像轉扭蛋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扭蛋到底會是什么。反映出現今日本年輕人對父母給的期待有多么反感。
04
全力攻擊/恰到好處
【ゴン攻め/ビッタビタ】
東京奧運會滑板比賽解說員瀬尻稜的口頭禪。在東京奧運會新設項目——街式滑板比賽中,日本選手堀米雄斗獲得首個冠軍,引發(fā)熱議。
05
性別平等【ジェンダー平等】
因一句「女性進入議會會讓開會時間延長」而退位的日本奧運前主席森喜朗所引發(fā)的討論,日本也應該不分性別與偏見,一律平等對待所有人。
06
人潮流動【人流】
與疫情相關的用語。緊急事態(tài)宣言解除后的人潮流動幾乎天天都會在新聞上出現,而這些移動軌跡也將成為日本分析疫情走向的重要數據。
07
杉村曙光【スギムライジング】
來自東京殘奧會硬地滾球項目金牌獲得者杉村英孝,這是他的一項拿手好戲“杉村升球”。
08
Z世代【Z世代】
約10~20歲前半的日本年輕人,Z世代最重要的配件就是智能手機,通過網絡互相分享,點贊就是Z世代最大象征。
09
敲竹杠男爵【ぼったくり男爵】
日本人暗諷IOC主席巴赫不顧疫情蔓延,執(zhí)意召開東京奧運,更在緊急事態(tài)宣言期間大搖大擺逛銀座,簡直就是看準日本好欺負大敲竹杠。
10
沉默用餐【黙食】
與疫情相關的用語。為了防止飛沫傳染,日本政府呼吁民眾吃飯時盡量避免對話,安靜吃飯最安全!
最后,無論是中國的“覺醒年代、強國有我,還是日本的“リアル二刀流”“うっせぇわ”,對于本國人來說都是這一年大家所關注的熱點。
中國恰逢共產黨建黨百年,所以出現了“覺醒年代”“強國有我”;而日本在疫情之下舉行了奧運會,其熱詞大多與運動和防疫相關。
盡管兩國關注的不盡相同,但是這些熱詞從不同角度,構成了我們對2021年的記錄。